房子装修出现水平问题,找承接装修公司,该公司却以“有问题直接找工长”为由并不承担责任,房主维权时才发现自己手里签订的合同并非与该装修公司签订,而是与某某装饰部签订,家居装修工程被转包了,也给业主带来了维权难的问题。
◆家装“转包” 不能不说的秘密
家装成本动辄上万,特别是刚掏出了大笔购房款的业主在装修时更为惜金,因此家装时,不少业主都期望“尽可能省钱”。而一直以来装修市场中打着免收设计费、管理费旗号,价格比大型家居装修公司少能低20%的小公司,在中低端买家中拥有很多市场。但随着低价格而来的,总是不是装修后搬家的喜悦,而是无尽的水平、修理问题,特别是一些小公司暗地里使用“转包”形式,将装修工程直接转包给施工队,甚至是“游击队”。一旦出现水平问题,便推脱业主直接与施工队协商,拖延修理时间,让业主不胜其烦,家装转包带来的害处成了业内不能不说的秘密。
据悉,因为中小家装市场份额庞大,为了抢夺市场的一杯羹,一些小公司靠着几个设计师+1个老板+几台电脑拼凑起一个“装修公司”,通过免收管理费、设计费等底价魅惑吸引买家。而这类小公司基本没固定的工长和施工职员,一旦有买家上门,签订合同后,便将整个装修工程转包给包工头。
转包装修不但水平得不到保证,施工现场也很混乱,在崔先生家看到,装修剩余的沙子满地都是,厨房里装修材料的包装袋也是横七竖八。因为工人素质不高,再加上工长没进行现场管理,一般不规范的施工队施工后都会拖泥带水,张大洪表示,一旦业主遭遇这种情况,想要与施工队“讲理”不太可能,假如业主需要修理,工头非常可可以用多种借口拖延。假如业主没保留适合的尾款,工头和工人总是“人间蒸发”,无人修理,致使业主蒙受更多损失。
在一些中小装修公司中,转包现象很常见,某装饰公司工程总监张先生说,目前不少装修队都注册成为了“某装饰部”,作为个体经营者同意一些小企业的转包业务。一般接到装修工程后,装修公司会直接抽取30%左右的管理费,然后将工程转包给工头,剩余的装修成本由工头进行安排,因为对工头和工人管理松散,水平把关不严,转包后出现水平问题便是家常便饭。
◆谋取高额收益成家装“转包”主因
虽然暗地操作转包的小公司打着底价装修的旗号,但这类小公司拿到的价值却远远超越了不少品牌装修公司。因为没统一的材料配送,小公司没办法从主材营销推广渠道获得收益,只能在装修施工上赚钱。
“一般小公司一单的价值为25%-30%”,某装饰公司监察中心总监年先生说,小公司在职员管理与运作上“极为简陋”,将工程转包后,施工过程、水平由施工队负责,降低了装修水平把关所需要的质检、巡检职员,减少了很多职员本钱。除此之外,小公司将工程转包后,装修回访与售后修理等环节也被省略,也大大降低了人力开销,“这类小公司到手的纯收益很可观”。
据悉,小公司在进行转包前一般会在装修总额中提取25%-30%的“管理费”,转包给施工队后,剩余款项中工长再拿走8%-10%作为收益,剩余的成本再摊入材料费、人工费等。这样来看,既要保证收益又要以底价吸引买家,工长总是会在装修材料上做文章。
“小企业的装修合同一般没具体明细”,张先生说,小公司对用的装修材料、施工工艺都没详细规定,因为装修材料由工头自购,假如买家不懂选择和购买建材的有关常识,被工头以次充好的状况则很难防止。
张先生强调,一些买家在签协议时过于大意,没细心检查签订合同的乙方,从而遭遇与前文中崔先生一样的状况。假如买家是与施工队所组成的某装饰部签订了装修合同,买家只能找装修队协商装修水平、售后等问题。一旦施工队不知去向,不少买家不能不第三找“游击队”整理残局。
◆家装水平把关紧急缺失
因为装修工人数目庞大、流动性强,合法的装修公司对施工职员的管理都只管理到工长一级,然后由工长根据“哪个用工哪个负责”的原则管理工人,如此防止了将增加的职员管理成本转嫁到买家头上,年志仁表示,虽然合法的装修公司从形式上来看也是将工程转包给了工长,但对工长则是严格根据公司内部行政规范进行管理。
据悉,现在合法的装修公司都在工长入职时收取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的风险质保金,并且工长承接一项装修工程后,还要收取3%-5%的工程质保金。“如此一来,工长有很多的资金抵押在公司,假如工长的施工水平出现问题,公司便可以动用这部分资金补偿买家”,年志仁表示,这种经济杠杆对工长的施工水平与其用工管理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制约用途。
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小公司,将工程转包给施工队时总是只收取几千块的质保金,或者使用推后支付工程款的方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成效不甚理想。假如施工队发生了巨大的水平问题,比如泡水、坍塌等问题,非常可能由于所需的赔付金额远超越质保金或工程款而逃之夭夭,让业主投诉无门。
管理规范的装修公司为了确保工人的施工水平,不但收取了工长很多的质保金,还在施工水平检查环节大下功夫,张大洪介绍,巡检、质检、监理等职员在施工时需要按期到场检查记录,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立即与业主进行交流解决,特别是隐蔽工程,除去按期检查记录,还要拍照存底,以便日后修理。除此之外,装修企业的工程部、客服部每星期还将联合进行工地抽查。
为了提升工人施工水平,一些装修公司还按期进行工人技能比拼、工长相互检查工地。而一些进行转包的小公司,为了降低人力本钱,几乎没质检、监理等职员,水平全由施工队说了算,工人对新工艺、新材料的认知更是少之又少。
据悉,一些小公司在前期与上门的买家交流时,总是先以底价格博取买家好感,然后信誓旦旦地保证施工水平、售后修理等问题,让缺少经验的买家忽视合同细节,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家里的装修工程会被转包。然而,一旦将工程转包拿到收益后,便“反客为主”,出现了施工水平、修理问题就使用拖延“战术”,不了了之。
因为没水平把关环节,施工队常常是“凭良心做事”,遇见哪种工长全凭人品。假如遇见人品很好的工长,整个装修工程或许会轻松一些;但假如遇见“黑心”工长,用水平差的材料、施工后出现问题是常有。在装修前不少买家没仔细考察装修队的施工水平,进行口头约定,没签订详细合同,后期遇见问题维权困难程度较大。